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13篇
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强国复兴与他们息息相关,强国复兴心得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13篇(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_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此时的天安门热闹非凡,广场外人群熙攘,那经过风霜洗刷过的红木杉门内的人们却排列有序。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台下欢呼一片,掌声如雷,全国人民激昂振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又亲切的词汇。在我们一家人聊起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总有那样多的话如滔滔不绝的江水从口中喷涌而出。其实很多时候,小小的我都不明白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含义。
“喂,孩子这个周我就不回来了,明后两天是大暴雨我们要在镇上抗洪。”
“好吧,我知道了。但是你已经几个周都没回来了!”电话那头没了响声,也许这就是身为共产党员的职责吧!只因有他们在,世界就安定。
父亲是一名忠实的共产党员。总是在灾难来临时冲在前方,瓢泼大雨中他洪亮的声音给村民安慰,疫情突袭时疏散人员、没有节假日,就算过年也在村镇值守,疫苗到位时,他不管天晴下雨,深入家家户户动员百姓接种。在我们家,无论家里有多大困难,他都随时可以放下,时刻奔赴岗位,保人民安全。
“哗——哗”雨下得更大了,远处的一座座房子迷迷蒙蒙、烟雾弥漫,宛如海市蜃楼一般。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
暴雨下个不停,洪水肆虐,各地党员积极抗洪抢险。日日夜夜忙碌于此……
“啪嗒、啪嗒……”一个身影从小路旁闪过,这,这不是父亲吗?他的背上有一位老人,这是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打伞?我当时打着伞默默的站在路边只看见一位一位的叔叔背着老人们从我面前走过,我只能默默的跟着他们。直到父亲告诉我我才知道这是在转移人员到安全地带,因为这些老人年龄大了走不动了,这些共产党员才冒着雨背着老人去往安全地带。这就是共产党员,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周生如故》中的一位人物很让我感触,他是手握70万大军的小南辰王——周生辰。他一生驻守边关不求功名利禄,不求锦衣玉食,但求百姓安康。用自己的生命筑起老百姓心中的万里长城。在坊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佳句“醉卧白骨滩,放意且狂歌,一壶酒,一匹马,世上如王有几人?”仅仅一首残缺的诗歌却写出了一个有志气的须眉英雄的伟大抱负,只为国家,不论生死的意志。
我终于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就像是多个周生辰组合起来。一直在心中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陈老师,快些吃,我们等会赶不上车了。”
“算了,不吃了,我们快走吧。”这是母亲进行扶贫工作时与我之间的经典语录。
母亲是幼儿园教师,她包抓的贫困户在大山深处,早晨若是耽误了时间便没有了顺风车,因为父亲也在驻村,我一个人在家她不放心,每周末天没亮就带上我一起出发,美其名曰是让我体验生活。
几年帮扶下来,我竟然也有了责任感,我为贫困户的每一次耕种而操心,更为他们的每一次丰收而喜悦,当他们通过脱贫考核时,我甚至激动的比考了满分还开心。虽然母亲还不是党员,可她却处处以父亲为榜样,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我骄傲,我是中国共产党员家属,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争取入党,成为一名优秀党员。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座右铭——“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2】
外公今年70岁,他自诩是与祖国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一直以来,外公外婆视我为掌上明珠,百般宠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没有以前那样“宠”我了,因为他们有了新“宠儿”。这个“宠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被潜移默化地变化着……
乐此不疲的“剁手党”
起初,习惯于商场里“望闻问切”式传统购物的外公外婆,怎么都觉得网上的货物只能隔着屏幕看看,不真实,怕上当。有一次,妈妈给外公网购了一个电动剃须刀,正是他前几天在超市看了又看因价钱贵而舍不得买的剃须刀。试用了几天后,发现品质保证,物美价廉,比超市里的价格低了不少,好学的他便向妈妈请教了关于手机网购的方法和步骤,渐渐地操作得越来越熟练,他们不仅成为了“双11”“双12”的剁手党,还将网购变成他们生活的日常。外婆经常用平板电脑津津有味地翻看各种美衣美裙美鞋,将“臭美”进行到底。外公呢,则更多地关注一些比较少见难采购到的生活用品和具有地域优势的全球化保健品。动动手指,不久就能收到心仪的物品,让他们对“买买买”这件事乐此不疲。
外公外婆本来就是咱们家的大厨,但是他们只精通于老家的一些传统美食。可自从有了“下厨房”“抖音”等APP,他们对川菜、徽菜、粤菜等中式其他+菜系有了全新的了解,甚至对西餐中的烤牛排、烘培等技能有了新尝试,让家中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烤箱发挥它该有的作用。他们闲暇时,常常到各种美食APP中“领教”新菜,按照菜单上所需食物与数量进行采购,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厨艺去领悟APP中的操作步骤和关键小贴士,做出了嫩滑爽口、开胃鲜美的酸菜鱼片;肥而不腻、甘香味浓的黑椒牛排;外酥里嫩、甜糯可口的土豆饼……不仅如此,还上传成品美图,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网络朋友的点赞和好评,咱们家的大厨通过自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厨亨。
互联网+生活让外公外婆享受到了不出家门就能预约省级专家号的医疗服务;出门不带钱包只要手机“扫一扫”的便利支付功能;将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的人性化服务满足不会驾车技术却对私家车的需求;使用视频通话、把我的成长点滴晒微信朋友圈,逢年过节用微信红包联络亲朋好友等精神上的愉悦。
外公生日快到了,最近听外婆说,他又在手机上捣鼓什么音乐相册,要把70年来,特别是近40年里在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浪潮中,将自己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美丽相遇存有的那些新老照片收集起来,整理成册,以此作为自己70岁生日礼物,同时也纪念共和国的七十华诞。
“互联网+”这个“新宠儿”,让老年人对晚年的潮流生活,对祖国的未来,多了一份幸福感受和美好憧憬。
淅沥沥,滴滴嗒,“大珠小珠落玉盘”,抑或“红珊白瑚沉海里”,一场从立春至惊蛰的绵绵春雨,打破冬日的沉寂,化作春的使者,带来己亥猪的问候。
雨中的校园是个奇妙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个角落都会触动你的灵感,发觉新奇,认知美好。
这是我走进校园的第5个春天,喷泉池面上,溅起的雨滴,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起欢迎入校的乐曲;“唤醒”石也在雨中扮成春天的模样,焕发我们奋斗的激情;带有英伦风的教学楼在雨雾中,像是朦胧的水墨画。操场上的跑道更红了,足球场上的草地更绿了,整个校园似乎变得更新了。
穿着雨衣、套着雨靴的同学们肆意地奔跑着,逐渐地淹没在雨帘中。雨珠打在他们的雨衣上,就像是点缀;雨靴才过溅起的水花,像是一个个晶莹的皇冠;三两个同学同拼在一顶彩虹伞下,头碰头,肩并肩,步伐一致,向前迈进。
教学楼拐角处的那几棵玉兰花开了,洁白无瑕,亭亭玉立,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玫瑰那样娇娆,不像郁金香那样端庄,更不像桂花那样浓郁。她只是一个默默的美少女,安静,绽放。
一枝俏皮的玉兰花伸在教室窗前,也许是被从505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所吸引了,也许是被高外学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所诱惑了,也许是被老师们辛勤付出的“蜡烛”精神所敬佩和感动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声音极小但却“润如酥”,就像在教室里,讲台前,老师们那谆谆教诲,浇灌着莘莘学子的心田。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3】
“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今天,我们歌颂人民英雄的荣光,见证如他们所愿的梦想……”( j458.COM)
“党,是冉冉升起的旭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将可爱的中国照亮……”7月1日天安门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宣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把爱党之心、感激党恩之情付诸行动,践行时代少年的担当与使命。
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是无比幸福的,而作为这一崭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是要积极向上,树立目标理想,好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祖国。20__年是一个有着特别意义的年份,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内心甚是感触,面对党,更是感激不尽,倘若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自然也就没有如今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因而,我们要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身为学生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党的接班人,当下就要不断地接受教育的浇灌,茁壮成长,想着理想目标前进,热爱祖国热爱党,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学习文化知识,争取未来有机会向党向祖国展现自身的价值表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爱国无大小,处处是爱国,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更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能报答父母,报答祖国,感恩老师。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要如何理智去爱国呢?首先,不一定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定要把每件小事做得踏踏实实,作为学生的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每个学科学好,为将来的成功架起一座金桥。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了解中国民族历史,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国的“小英雄”,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效力,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等等,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中华儿女为祖国振兴而牺牲的英雄史,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儿女,他们是英勇的革命先辈,他们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下,国旗下的我们昂首挺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
一个国家的未来,除了看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也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顶上、替代;只有不断的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祖国才能建设的越来越美好,我们才能拥有如今这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我们作为新中国未来的花朵,时代赋予在我们身上的历史责任,都需要我们拥有过人的学识,充沛的体能才能实现。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汲取新知识,养成一个好身体,一起不断往更好更强的方向跃进。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4】
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名赴美留学生发表了一次令我惊讶和气愤的演说。这显示了她内心的肮脏、无耻,也凸显了她这种人对国家的遗忘。
“我来到美国时,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5个口罩中的一个,但当我走出机场时,我发现我错了,这里的空气非常干净且舒适,简直可以说是极致奢华!”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我震惊了!难道她真的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吗?难道不是祖____亲赋予了她最基础的知识吗?是的!虽然现在中国的环境没有那么理想,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环境的治理作出努力啊!我相信祖国会变得更好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可不是这种SonOfBitch的人能来贬低的!
“在这里,我感到了自由,因为我能反驳老师,甚至可以在网上评论教授!”呵呵……你一个大学毕了业的人,脑子还这么笨?在中国难道你不能在课堂上反驳吗?这当然可以!难道你不能在电脑上评价教授吗?这也完全可以啊!
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你在昆明那个四季如春的地方生活了那么久,难道没看出中国的几分古韵古美?你难道没有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吗?国外有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吗?显然没有!有好吃的民间特产吗?显然没有!有皮影、脸谱这样的国粹吗?显然还是没有!
那么多赴美留学的人,带回了那么多航天知识、科技知识!而你,跑到美国却只是为了你口中所谓的自由——呼吸几口空气?我想你只配得上“遗臭万年”这个词。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5】
新春喜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华诞。庆生,作为做儿女的都很高兴。在庆生时,我们做儿女的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将新征程的奋斗历程推向前进。
为此,我寄语青年学者在新的一年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担当历史责任。人生在世,最初都有一颗圣洁的心:要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将青春献给祖国,为人民做出一番事业。步入社会,要始终保持这颗圣洁的初心。这就要抵挡得住各种诱惑,扛得住方方面面的压力。铁肩担道义,青年后学要把握好主义和利益的博弈,始终坚持主义第一。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70年取得的成就,无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今后还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创新,有所作为。但思想解放不是不守规矩,任性胡来,而是需要守正创新、厚德、尊重科学。
三是坚持刻苦钻研,积累精深。立志做大学问,就要吃得苦中苦。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这是激励、鞭策做学问者的格言。大师况且如此,我辈岂能懈怠! 钻研学问一定要深,著述努力成为深邃的思想结晶。
四是坚持不忘人民,不做精神贵族。做学问者,无疑是知识分子,甚至被视为精英。但是,我们都来自人民。,包括不忘这个根本。决不能因为有了点学问,做出了点贡献,就飘飘然。这就可能走向精神贵族,被老百姓视为异类。青年学者既要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又要始终不忘人民大众心。这才是人民所需要的精英,也才能做出更大贡献。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6】
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名建筑师,为祖国建造世界上第一高楼。而我们国家的梦想是伟大的强国复兴梦。
清晨,窗外的一缕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我的桌前,我坐在桌前翻看着新学期刚发的新书。我被一张美丽的图片吸引了,在一片湛蓝的大海上,一座大桥犹如飞龙一般横亘在那辽阔的海面上,“真美啊!”我禁不住感叹到。书上说这就是在我国南部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
众所周知,大桥要建造,先要设计,这座凌空而起的大桥又是怎样设计呢?它又包含了多少科技工作者的梦想、智慧、心血呢?记得我在姐姐的书架上看到过有关的一本书,书上说:港珠澳大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被一个大难题难住了,是建桥呢?还是打海底隧道呢?首先,打海底隧道造价太高,排除;接着是造桥,可是,附近又有机场,不合适;另外,海面上还有的轮船航道,怎么让大货轮经过呢?经过设计师们不断地修改设计方案,不断地研究讨论,最后,决定在靠机场那段打海底隧道;在有轮船经过的航道上方把桥架高;在一些地方根据地质情况造人工岛,让车经过人工岛。港珠澳大桥就这样成为一个桥、岛、隧道三结合的大桥,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造桥成本。
这座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奇大桥的建成,它实现了许许多多的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也实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的梦想。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人员的智慧凝聚,才托起着我国的强国梦;也正是这些科技人员几代人的无私奉献,才托起着我国的强国梦。我要像那些科技工作者一样,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7】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来到了四川省科技馆。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来科技馆。来之前,一直认为科技馆里面就是些比较枯燥的科学知识,没想到,里面可以称作是有关科学的“游乐园”了。
刚进去,我就看见了很多架飞机,各式各样的,还可以自己体验驾驶飞机呢。随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宇宙空间站里,里面可以体验宇航员在太空骑自行车和戴手套做实验等等,我们还可以看到平时宇航员在飞船里吃什么,用什么。在一楼的展厅里,还有模拟的火箭、热气球等,总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二楼的'声光电厅,那儿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有关电的视觉盛宴,我们可以亲眼看到电在高压下产生的不同情况。随着一声巨响,表演开始了,有手指尖端放电、旋转放电等等。“太震撼了,第一次感受到电原来还可以这么美妙!”我不禁感叹道。这个绚丽壮观的高压放电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一讲解,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有关电的知识。
后来,我又通过三棱镜感受到了光与色彩之间密切的关系;通过转动手轮使发电机产生电流,明白了发电机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可以说,这个展厅的所有知识都和物理有关,我想,通过实验来学习物理,会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吧! 科技馆馆非常大,里面的展厅更是特别多,除了上面所说的,我还可以去虚拟厅体验VR的乐趣,去数学力学厅感受数学的奇妙,去生命与科学展区学习有关生命的知识和自救的方法……
这次科技馆的参观,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科学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反而让我更加憧憬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和化学;我们中国的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不禁为祖国感到骄傲!有机会希望可以再次游科技馆。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8】
晚上八点,我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着《开学第一课》。作为国家级思政课堂,节目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以实地探访、全国各地接力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明,鼓励青少年以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代表、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等,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节目中我印象深刻的是被称为“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是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展览馆于一身,将刻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收藏到一起。在中国国家版本馆里,从浩如烟海的文卷,珍贵的文物、简牍、雕版、拓片,再到不同年代的连环画、唱片,你都能找到。在这里,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考考你,“儒藏”的`“藏”读“zang”还是“cang”,何为《儒藏》?原来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所以应该读四声。你知道吗?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曾毅然地说到:“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和编纂人汤一介先生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广袤土地上绽放新姿,在历史里读懂中国,在行走中感受中国,更在生活中热爱中国。
潮起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向光而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9】
开学季到来,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令人瞩目,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引导学生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节目生动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节目邀请了一系列杰出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奋斗经历,讲述了新时代的奋斗故事。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正能量、敬业、勇气、智慧和毅力,激励着青少年们奋发向上,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问天实验舱,通过AR技术还原实验舱,“太空出差三人组”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神舟十六号乘组告诉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同学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朱杨柱:“高三时想过,如果我‘上不了天’,就来研究上天的东西。”
桂海潮:“20年前,在广播里听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心中点燃了对航天的兴趣。”
景海鹏:“为了实现第一次飞天梦想,用了10年时间。”愿我们能勇于探索,奔向自己心中的梦想!
下一个实现梦想的就是我们自己了,让我们一起为梦想杨帆、为祖国远航,一起拥抱灿烂的星辰大海。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社会责任上,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复兴添砖加瓦。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10】
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在这堂课上,我们有幸聆听了陶伟和张威两位飞行员的讲述,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解放军战士的无私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勇敢精神。
今年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将迎回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这堂课上,我们对战争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守护这片深爱的土地。我们能了解到他们的英勇事迹,这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明白肩负在我们身上的`责任是多么的沉重。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在这个奋斗的时代,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作为中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立志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保卫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
通过这堂课,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从小事做起,还是在大事上有所作为,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
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祖国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每个人都是强国复兴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我们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11】
今晚八点的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节目邀请了 “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学家、航天员等,他们讲述了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航空博物馆有149型,376架飞机,在课堂里,带同学们感受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陶伟不满19岁参加了空战,首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绩,他创造了“空中拼刺刀”范例,成功击落了敌机七架,击伤1架。每一次展翼云霄,每一次搏击长空,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祖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同时还讲述了三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他们带着对天空的上进心,好奇心,初心,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选择并坚持奔向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他们在轨道开展诸多的大规模领域科学实验,未来还将实现载人登月,还将实现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我们也应当为梦想杨帆,为祖国远航,拥抱灿烂的星辰大海。
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和信心,帮助他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学习榜样的经验和故事,人们可以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12】
2023年开学第一课在9月1日的晚上20点播出,身为一名学生,我早早就准备好,吃完晚饭等待开学第一课的到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这一个充满激情、自豪的主题,不仅适合我们这些学生,也是为我们建立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基础。
2023年开学第一课主持人是我最喜欢的撒贝宁老师,他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综艺达人,我非常喜欢他主持的节目,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开学第一课是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好节目,不仅有精彩的节目,更是通过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给我们传播知识,传授美德。了解完他们的事迹,我感受颇深,在某些时刻不禁热泪盈眶。从这些鲜活的事迹中,我发现,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精彩。
在开学第一课的学习过程中,让我见识到了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已开始了文明的探索和积淀,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战争和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在长期的演变和传承中,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经过开学第一课的`课程学习,让我懂得身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项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地学习,发展自身的德智体美劳五项基本素养,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当代社会给予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我们要不停的向前方奔跑,不断的成长。
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价值,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熔炉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以强国复兴团课为主题的心得范文【篇13】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新发现等角度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呈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
节目精选了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着眼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范畴,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这里,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它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展览馆于一身,将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收藏到一起。在这里,从浩如烟海的文卷,珍贵的文物、简牍、雕版、拓片,再到不同年代的连环画、唱片,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为同学们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并回顾《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委会委员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蹴鞠图》到《清明上河图》,在金晓明的介绍下,我们细细品味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画面。同学们,正是我们今天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技术,让寒江独钓、孤雁北归、空谷幽兰,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印记,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出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大家面前。
节目这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带领我们感知中华文明,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鼓励我们要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看完开学第一课这“行走的课堂”,身为华夏儿女,我们要把祖先的精神文化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定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