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范文网 > 实用文 > 心得体会 >

时代楷模2024心得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当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时代楷模2024心得?这里给大家分享时代楷模2024心得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

情系大地,忠诚化作绿荫

看着电视屏幕上的爸爸,一大队空中指令师张建刚的女儿张天微有些愣神。

电视屏幕里,中宣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张建刚和战友们出现在聚光灯下。主持人一手拿着运-5飞机模型,一手握着装满种子的瓶子,讲述着一大队创造的飞播奇迹。那一个个数据,让张天微深深震撼:飞播航迹遍布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等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万余吨……

这么多年,张天微还是第一次这样详细地了解父亲的工作。她想起小时候每次打电话给父亲问他啥时候能回来,他总是说:“快了,快了,任务完了就回来。”

“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肩负起为国奋飞为民造福的崇高事业,我为祖国去飞播,播绿生态为祖国!”舞台上,大队长辛嘉乘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空军飞播人的奉献情怀。

经过一大队官兵32年的飞播造林,曾经被流沙围成孤岛的陕西榆林地区,消灭了境内860万亩流沙,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植被覆盖率从1.5%提高到45.2%。2014年6月,当地政府宣告:榆林地区飞播治沙取得历史性胜利!

播绿一块土地,又奔向另一片荒芜。为了播下更多的绿荫,空军飞播人坚守初心,许多官兵来时满头乌发,走时两鬓微霜。他们说,干飞播造林,计利要计国家利,留名要留青山名。上了电视,成为“时代楷模”,但空军飞播人都明白,他们的“战役”还没有结束,戈壁深处的不毛之地,光秃秃的野岭荒山,将是他们新的战场。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诗人泰戈尔这样写道。然而,大地知道,人民知道,空军飞播官兵的忠诚航迹,已经写在共和国的万里山河,写在播区群众的笑脸上。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2

8月17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迎来了100周岁生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简朴的仪式,为老人庆贺生日。面对鲜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许下心愿:“愿人类早日消灭麻风病,愿天下再无麻风病!”

李桓英,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她选用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在全球推广,让数万名麻风病人重获新生。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全球麻风病防治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因成绩优异,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担任世卫组织首批官员。任职7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地区,为遏制传染病蔓延作出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然而,李桓英亲眼看到不少国家由于贫穷而导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国更需要自己。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杂志上看到过钱学森的名字,当听到他毅然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了很深的触动。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说。

当时,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国。但是,她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这一年,她37岁。

从此,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怨无悔;无数次的亲情召唤,都不能改变她报效祖国的决心……

李桓英说:“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调入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钟惠澜院士让李桓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由世卫组织资助出国考察,其中包括访问美国等6个国家的麻风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来到美国,为父母扫墓,并与弟弟妹妹团聚。这一次,她又坚定地拒绝了亲人们的挽留。在详细考察了美国的医疗成果后,李桓英如约返回祖国。

“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李桓英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离开了祖国,我的人生还有何价值?”

李桓英认为,自己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她说:“我在国外跑了那么多国家,漂来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没有根。你要做事业,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她的赤诚爱国之心。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3

“时代楷模”是由中央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自--年以来,已有近百位个人和集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海豚出版社打造的《“时代楷模”学生读本》计划每年出版一辑,每辑10册,一册讲述一个“时代楷模”个人或者集体的故事。

海豚出版社社长王磊说:“通过为中小学生讲述中国当代英雄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的立项初衷。”

该书主编、作家海飞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着更多的信息来源,有着更多的自我判断。单纯说教不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正能量的内容,让他们从心里自觉接受。

“孩子们是幼稚的,但是他们的心灵并不肤浅。”作者代表、儿童文学作家常聪认为,给少年儿童写“时代楷模”的故事,应该有意识地构建一个桥梁,寻找楷模先进事迹与孩子们之间的契合点。

常聪将桥梁定位为英雄的成长故事。“‘时代楷模’也曾面对未知和挑战,然后体验一次次的人生喜悦。”常聪表示,从成长的体验来看,“时代楷模”与青少年读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常聪同时提出,“时代楷模”来自各行各业,她在写作时不会回避不同职业的专业表述,而是会把专业知识做成令小读者有新鲜感的内容,让“时代楷模”的故事带上鲜明的行业气质,提升故事的价值含量。她认为,突出“时代楷模”的职业信息,还可以为孩子的职业梦想埋下希望的种子。

海飞提出,创作中要努力把“时代楷模”打造成新时代的明星,让广大青少年知道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4

拉齐尼·巴依卡,男,党员,塔吉克族,1979年出生,生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他2001年入伍,2003年从部队复员后,接过祖父、父亲接力棒,成为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守卫神圣国土、捍卫祖国尊严,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巡逻战士,10余年来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一家三代人70年守卫边境的爱国奉献壮举,传遍新疆内外,感动无数军民,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2021年1月4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忠诚践行者,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爱国戍边的“帕米尔雄鹰”。他爱国护边的执着坚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扎实工作、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生动践行了新时代员的初心使命,充分彰显了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责任担当,鲜明体现了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真挚情怀。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的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拼搏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成立100周年。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5

20__年4月1日,我们在校务会上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世界人民所学习,因为她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庄周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6

63岁的张桂梅穿黑布衣,胸前戴着一枚红色的党徽,守在学校门口、食堂、宿舍。她用小喇叭催促学生:“姑娘们,快一点,跑快点……”

时间退回24年前,年轻的张桂梅穿紫色的皮鞋、蓝色的裤子、火红的上衣,经常进舞厅跳舞。这种生活在丈夫过世后“戛然而止”。1996年,张桂梅39岁,历经丧偶之痛的她,独自一人从云南大理喜洲到金沙江畔的丽江华坪县工作。

在这里,她深刻体会到贫困与落后:山里的女孩,前一天还在读书,后一天就嫁人了;有的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要女儿;有父母让女儿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她希望办一所女子高中,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播。

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华坪女高)建立,张桂梅任校长,它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当年秋天,尘土飞杨的校园迎来了第一届学生,95个大山女孩噼里啪啦地跑了进来。

一晃12年过去了,华坪女高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2020年,159名学生参加高考,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本科上线率达94.3%。至此,这所学校把近1800名大山女孩送进了大学校园。

从喜洲到华坪县

1957年6月,张桂梅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边出生,她的母亲那时48岁了。

张桂梅印象中,母亲是小脚,常年瘫痪在床,一脸的麻子,只看得清两只眼睛。父亲脾气暴躁,是村里的主事,谁家有事都找他,但后来他不愿意干了。

张桂梅那时还未到学龄,听见父亲说,“不干了,怎么样都不干了”。她突然插了一句嘴:“你不干算了,长大了我干。”满屋子人笑歪了,说要等着她长大。

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很惧怕父母。张桂梅记得,有一次,她顶了一句嘴,一个晚上没敢回家。那时候,哥哥是哈尔滨跑莫斯科的列车员,经常戴大高帽,穿大皮鞋,但做错了事,照样跪在父母面前认错。

上小学后,每到清明节前夕,张桂梅约上小伙伴到山上采花,编织成花环。第二天,她们穿上白衣白鞋,系上红领巾,到八女投江的地方献花环。那个火热的年代,张桂梅在宣传队里主演江姐,喜欢唱《红梅赞》、《东方红》等。

1975年,张桂梅18岁,跟着姐姐南下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彼时,母亲已经过世。她到大理喜洲后,很长时间不适应,直到认识了后来的丈夫。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丈夫在学校当老师,她在另一家单位上班。张桂梅记得结婚当天,她在学校跟两个小姑娘玩,结果,迎亲的队伍落下了她。他们再次来接她时,张桂梅生气了,让他们直接把新郎送回来。那天,他们有五对新人集体结婚,张桂梅去得最晚。她们都穿着平常的衣服、裤子,工会买了一些喜糖,领导说了一番祝福语,新人代表发了言。她如今回想起来,这种有时代烙印的婚礼非常有意思。

不久,丈夫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考上研究生。张桂梅也不甘落后,考入丽江师范学院。毕业后,两人进入同一所学校教书。

张桂梅说,丈夫是校长,每月工资六七百块,偶尔还会去外面上课,一节课30块钱。她那时花钱大手大脚,每天下馆子吃饭,喜欢去繁华的三月街玩,也经常进舞厅跳舞。有一次,她请假去成都玩,一个人把一家部队招待所包了下来。

潇洒快乐的日子在丈夫生病过世后戛然而止。因为结婚晚,加上两人忙于学习、工作,婚后一直没有要孩子。丈夫离世,她深感孤独,每天浑浑噩噩,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

1996年,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来到了华坪县。一开始,她在华坪中心学校任教,很快又调入华坪民族中学(简称华坪民中)。她去家访,发现很多家庭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孩的教育问题。

第二年春天,张桂梅带着四个毕业班,同时查出了患子宫肌瘤。很快,县里知道了她的情况,为她发起了捐款,教育局用唯一一台车送她去医院。张桂梅的记忆里,学生摘了野核桃送给她,说吃了对身体好;有人走几个小时路,为了把省下来的路费钱捐给她;有人把本来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给她;还有的借钱捐给她……

自此之后,张桂梅对华坪县的情感便生下了根。

“我有一个梦想”

2001年,张桂梅在华坪民中任教,兼任县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院长。福利院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2岁,最大的12岁。张桂梅成为了他们的“妈妈”,为保证他们的吃穿行住,四处奔波。

她利用寒暑假到处筹集资金,有人可怜她,给她一点钱。很多人认为她是骗子,驱赶她,甚至放狗咬她,撕破了她的裤腿。她也不泄气,累了就在路边歇会儿,渴了就讨一口水喝。但几年下来,她只筹到一两万块钱。

那几年,张桂梅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与此同时,她慢慢发现,福利院孤儿们的不幸大多与母亲遭受的苦难有关——有杀死家暴丈夫而获刑的母亲;有因为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

她产生了办免费女高的想法。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文华记得,2004年9月,他陪同张桂梅去北京录制央视教育频道的节目。在路上,张桂梅跟他提起想办免费女子高中,杨文华当场提出了反对,“什么年代了,你还建女高?”

杨文华劝张桂梅,建女子高中需要不少资金投入,比如至少需要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实验室。

张桂梅当时心里盘算:两万建一个实验室,五六十万建一所免费高中。

“她太天真了,五六十万建一个实验室都不够。”杨文华说。即便如此,他们从北京回来后,华坪县政府还是对此组织了讨论,但无人支持张桂梅。

去北京前夕,华坪县委见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给了她几千块钱,让她去买一套新衣服。张桂梅舍不得花钱买衣服,她把这笔钱攒下来,打算用在孩子身上。

她上北京时就穿着平常的衣服,有记者把她叫到一边,让她摸一摸自己的裤子,她才发现,裤子上破了两个洞。那一夜,记者跟她聊到深夜,谈论她关于创办免费女高的梦想。

第二年初,张桂梅到北京录制节目,碰巧在哈尔滨的哥哥生病了,打电话来说想见她。张桂梅想着,等录制完节目再回去看哥哥。却没想到,哥哥很快过世,她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不久,张桂梅的访谈报道《我有一个梦想》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那时候,华坪县有两所高中,一所公办高中,一所民办高中。2008年4月,华坪第三所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简称华坪女高)正式建校,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政府先后投入了近6000万元。

这年,杨文华任华坪县教育局局长,他记得女高建设初期遇到各种问题,张桂梅很操心。教室开裂了,学校的维修等,她都第一时间赶到。

华坪电视台记者王秀丽说,有一天,张桂梅突然打电话给她,一边哭一边问:“你在哪里?我都要死了,你还不来看我?”她立即从镇上赶去福利院,张桂梅哭了一个下午,她陪着哭了一个下午。

后来,杨文华告诉张桂梅:“你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其他的我们去管。”

当年秋天,95个女孩报名华坪女高,除个别上了高中分数线外,其他都在分数线以下,她们全部来自大山。

2008年9月1日,华坪女高正式开学了。周云丽是首批入学的学生,在她印象中,开学那天下着小雨,教室楼外一片凌乱,学校还在紧张建设中。张桂梅守在门口,看着女学生们三五成群,拖拖拉拉地走动,生气地说:“你们做事情太慢,高中不是这样读的。”

投奔女校的人

周云丽1岁时,母亲就过世了,她和姐姐周云翠由父亲拉扯大。

父亲有残疾,经常早出晚归,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他种西瓜、芒果,养猪,以及帮别人除草。一家人生活拮据,在居住的那间土木结构的老屋子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彩电。

大约七八岁起,姐妹俩开始做家务,后来又帮忙干农活,去集镇上卖菜。

因为家里没有儿子,又是单亲家庭,他们家在村里没少受人欺负。父亲希望她们能走出大山,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2007年,姐妹俩同时初中毕业。家里没有钱,父亲到处筹钱,很是忧愁。周云丽眼见父亲站在猪圈门口、院坝边上、关毛驴的地方,一根烟接着一根抽,一语不发。

中考前夕,周云丽听初中班主任说,隔壁在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由华坪民中的一位教师过去管理。那里不用交学费,只要花一些生活费,那时候,一般高中每学期一千多元学费,另外还有学杂、住宿费等。周云丽听后兴奋地跑去看,一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后来,姐妹俩都报了华坪女高。

那一年,张桂梅到云南师范大学做宣讲,提出阻断女子世代贫困的办学理念,吸引了当年的毕业生张红琼。出生于农村的她,家里有七姐妹,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她对此深有感触。

张红琼毕业后,跟着张桂梅来到华坪县,成为华坪女高的一名数学老师。

她记得,2007年8月8日,他们几个教师去学校,地上全是水泥,教室里落满灰尘,乱糟糟一片。张桂梅带着他们搞卫生,打扫教室,把“儿童之家”的床扛过来,之后安装、铺床铺,并把学生的名字贴好,干了整整十天。

事实上,刚开学时,华坪女高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厕所、食堂,围墙。杨文华回忆,当时那里很糟糕,根本不像一所学校,男老师住在楼梯间,女学生坐在教室角落。

很快,张桂梅发现,招来的学生底子差,每次考试县里排名,华坪女高总是垫底。她很着急,去外地学习教学方法,试图让学生自主讨论,但结果更糟糕。“有的学生,老师跟她讲了八遍,她还是不会做,坐在那里哭。”

张桂梅压力非常大,她去丽江市找领导,说她们的学生不排名次,市里的领导也同意了。但她转念一想,学生成绩上不去,来学校白吃白喝三年,又有什么意义?

没过多久,当时学校的17位教师走了9个。

张桂梅没有办法,到教育局找杨文华。杨文华安慰她说,如果实在干不下去了,就把学生并到华坪一中。事实上,早在华坪女高创办以前,他就曾建议在华坪一中办一个“桂梅班”,但张桂梅没同意。

她不愿意放弃,相信老师苦教,学生苦学,总会改变这种现状。别人早上六点起床,她们五点多起床;别人晚上十点睡觉,她们有学生十二点还在走廊看书。高中三年,她们每个暑寒假都补课,最多放半个月的假。农村的孩子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慢慢的,学生成绩出现好转。

延续到现在,华坪女高的学生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一直要到晚上12点20,她们才熄灯睡觉。

7月13日中午,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端坐在食堂的凳子上,手机里放起了红色歌曲。很快,一群女学生冲了进来,她们“噼里啪啦”吃完饭,又跑回了教室。几百个学生在10分钟内像一阵风,来了又走。

婉拒捐款

学生的成绩没有起色,教师张红琼也曾动摇过。有一天晚上,她准备向张桂梅辞职。走到门口,她把头贴在墙上往里面一看:张桂梅正在吃药,桌上摆满了药瓶子。吃完药,她又往身上、脖子上贴药膏。看到这一幕,张红琼很受触动,决定安心留下来教书。

黄付燕是2008届学生,她记得,张桂梅身体不好,经常跑医院,但每天都回学校,用小喇叭叫她们起床、吃饭、睡觉。那时候的学生,敏感、内向,害怕跟人交流,但她们懂得感恩,想上大学,不怕吃苦。

2011年夏天,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4.26%。这个成绩超出了预期。

周云丽姐妹,一个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一个考入德宏师范学院。那年夏天,得知女儿们都考上大学后,辛苦了半辈子的父亲终于眉头舒展开了,高高兴兴地背着鸡、鸭,蔬菜去感谢张桂梅。

2015年秋天,黄付燕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进了杭州一家公司。第一个月,她领到了3500块钱工资。她很高兴,回家给父母买了些衣服,又捐了1500块钱给华坪女高。

黄付燕记得,张桂梅很高兴地接受了捐款,还给她开了一张收据。那张收据她一直保留着。

第二年,黄付燕带着男友回母校,准备了2000块钱捐给女高。张桂梅得知她在上海没有正式工作,婉拒了她的捐款。2018年,黄付燕第三次回华坪女高,她那时没有上班,带着丈夫,手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小孩,准备了3000块钱捐给女高。张桂梅老师再一次拒绝了她的捐款。

黄付燕很难受,觉得愧对学校和张老师,走出校门后,她哭了。

之后,张桂梅拒绝毕业生回校看她,甚至经常谎称自己不在学校。她不希望学生背负回报学校的压力,“她们从大山走出来不容易”。

2019年5月,黄付燕考上了贵州的特岗教师,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黄付燕说,不像其他学校的学生,所有东西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华坪女高的学生,吃穿住学都是社会上捐赠的,更多是政府捐赠的。”

十万里家访路

周云丽曾差点被张桂梅打。

一个周末,她跟同学相约一起外出,张桂梅不让她出去。那时候,张桂梅刚去了她家走访,见到了她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张桂梅觉得,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不该随便跟着去玩。

周云丽坚持要出去,张桂梅气坏了,拿起老人机砸过去,没有砸中。她又想要摔凳子,被两名班主任拉住了。张桂梅记得,周云翠当时也跑了进来,一副要保护妹妹的架势。

张桂梅觉得,家访能了解一个孩子,激发她们的学习动力。12年来,她去过每一个学生家里,走了十几万公里的崎岖小路。看着她们的家庭情况,张桂梅经常恨铁不成钢,骂她们,甚至用书本摔她们。

一开始,姑娘们很害怕,觉得她凶,后来也知道是为了她们好,慢慢心存感激。

王秀丽曾多次陪同张桂梅去家访。一开始,她不理解,觉得开一次家长会就可以了,为啥一定要跑老远去家访。她去了后才发现,很多家长不会讲普通话,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有一次,他们去一傈僳族学生家家访。山路不好走,王秀丽一路走一路抱怨,张桂梅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们到学生家时,天都快要黑了。张桂梅坐在屋子里,跟父母聊了一会儿,很快又往回走。走了一段路,王秀丽发现她的外套不见了。她问“张老师,你衣服哪儿去了?”张桂梅淡淡地说,“给孩子妈妈了。”

张桂梅说,第一届学生家长看到老师去家访,都感激流涕。但也有几个例外。有一次,一个学生读着读着,突然回老家不来了。张桂梅跑去学生家一看,弟弟在那里做作业,姐姐在那里干农活。妈妈不停地说,女儿不该去上学,应该去外面打工。

张桂梅问:“都不收学费了,为什么不让她上学?”妈妈说:“考上大学也供不起,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姑娘这么小,可以去干嘛?”对方回复她说:“她可以去餐馆帮人洗碗啊。”

一些这种家庭的孩子,最终被她带回了学校,但也有个别最后辍学了。

华坪女高免学杂费、住宿费,校服费等,个别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还可以申请生活补助。7月16日,高一的李嘉明申请生活补助,班主任将此事告诉了张桂梅。

几年前,李嘉明的父母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常年酗酒,少有清醒的时候。初二的一个夜晚,父亲喝醉了,骂她是害人精,害得他家破人亡,还半夜把她赶出了家门。

此后,李嘉明便很少回家。母亲帮她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每个月给她生活费,偶尔也去学校、出租屋看她。但时间一久,继父又对此有意见。

张桂梅知道后很生气,但更多的是无奈。她决定去李嘉明父亲家里看看。他们家在荣将镇宏地村,离县城约30公里,开车一个多小时。山脚下的一间土木屋,门没有锁,屋子里空空荡荡,人也联系不上,张桂梅白跑了一趟。

回到学校,张桂梅让李嘉明把租的房子退了,放假就住到“儿童之家”,生活费由华坪女高出。

忙着忙着就老了

华坪女高位于县城东侧的狮子山脚下,这里曾是华坪民中的厕所,每到盛夏,金黄色的芒果挂满枝头。2015年,它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76亩,有校舍6栋,累计投资9千多万元。

张桂梅节省到吝啬的地步,为学校师生以及教育系统的人所周知。她常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十几年吃素,甚至生病了也不愿意去医院。但她把自己多年的奖金,社会对她个人的捐赠等100多万元,全部投入了华坪女高。

据华坪县宣传部给的资料显示:华坪女高为贫困学生减免住宿费、学杂费等,累计1335.06万元。

这些钱,全部是学校募捐而来,有各级政府给的办公经费,企事业单位给的捐赠,还有个人给的捐款。即便如此,华坪女高的支出依旧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张桂梅担心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华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胥国华此前曾负责华坪女高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说,华坪女高最初按18个教学班,900人的办学规模设计。后来因为学校的资金有限,每年只招收100到160人,最多的时候,学校一共五六百学生。

因为免学杂费和高升学率,自第一届学生高中毕业后,报名华坪女高的学生越来越多。张桂梅说,她招女学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看是不是农村户口,一个是看她的中考成绩。

自今年媒体报道后,张桂梅成了网红,华坪女高也跟着上了热搜。这段时间,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晓峰每天接到几百个电话,有想来华坪女高读书的,想免费为张桂梅看病的,想捐赠给华坪女高的。张桂梅很高兴,同时她又很担心今年报名人数猛增,但学校招录人数有限。

她有时也不去想这些,觉得到时总有办法解决。一个人安静下来时,张桂梅会觉得孤独,想起黑龙江的姐姐、侄子,但他们都不能理解她,“觉得我眼里只有这些孩子”。她心情不好时甚至不知道打电话给谁,她说,忙着忙着,就把自己给忙老了。

这两年,张桂梅身体越来越差,疾病缠身——高血压、支气管炎、骨瘤……体重从一百三十多斤掉到了九十多斤,她甚至站不起来,干瘪的四肢在衣服里面晃。

“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张惠华记得,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他匆匆跑进医院,看到张桂梅吸着氧,眼睛闭着,处于半昏迷状态。张惠华吓坏了,大叫“妈妈,妈妈……”张桂梅醒过来,一脸疲倦,但她说自己没事。

那一次,华坪县县长来看望她,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惠华希望她保重身体,多休息,但张桂梅不听,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她一溜烟又跑去了学校。

张桂梅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目前,她最大的梦想是,女高有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2020年,华坪女高有159名女孩参加高考,在张桂梅眼里,这是建校以来学生基础最好的一届。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学生没有手机,一些家里没有信号。令人欣慰的是,2020届华坪女高的一本上线率达44%。

张桂梅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63岁的她步履蹒跚,面如蜡色。7月13日,有人想跟她合张影,她说,“美颜一下,我有点丑。”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7

整整七年,下庄人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

“你们不怕死吗?”

“死,谁不怕。为了子子孙孙有福享,为了他们有条路可以走出去,就是死了也值。”

那莽莽高山燃烧了大家都不会知道,高山下的村民,他们的心在燃烧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呢?

1去往下庄

他们住在井里,四百多人。

井不是他们挖的,是大自然造的——连绵大山围拢而成。相比又高又陡的大山,人像只蚂蚁,房屋像点缀在山中的一朵花(据称,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直径1.3公里,井口直径不到10公里)。

准确地说,他们住在一座山的“小腿”位置。站在屋前,四周山峰赫然耸立,石壁光秃秃的,一根草也没有。

这是巫山下庄。它位于小三峡的源头深处。山脚清澈的溪水从两山间的一条窄缝潺潺流出,河床里满是鹅卵石和怪异的巨石,坚硬无比。下庄的美是硬的,硬得纯粹,硬得滚烫,硬得像要燃烧起来。

一个夜晚燃烧起来,20年前的那个夜晚,如此滚烫的心,“老觉得像是昨天的事。”毛相林说。

那个夜晚自激情燃烧以后,被人们无数次讲起:有人把它写成剧本,有人写进书里,有人作以雕塑,有人巡展于城市,去年毛相林站在台上多次演讲,更有众多媒体连篇累牍报道。毛相林一直是故事的主角,已是新闻常客,被称为“当代愚公”,影响了很多人。

20年来的近百篇新闻报道,概括起来,主要关注毛相林与“三条路”:一是他带领村民七年拼搏,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连通外界的公路;二是他带领大家蹚出“脱贫路”;三是他为下庄铺就“小康路”。

毛相林是大山中的一位普通农民,但他的意志和内心并不普通。不少媒体把他视为“下庄精神”(或“愚公精神”)的集中代表。这些说法高度凝练,让我难以感受那精神的肌肤,感触不到熊熊燃烧时的温度。我想弄明白,是什么东西点燃那个夜晚。

当前,正值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时,乡村发展蓬蓬勃勃。下庄早在5年前已整村脱贫,现在又如何?我想搞清楚,在奔小康的路上,下庄人是否还有那滚烫的心。我来到下庄,认识这个坚硬的世界,感受一个特别的心灵。

2下庄,云之下

“看,那就是下庄,”站在大山肩膀的位置,带路的指着山下远处说。

“除了一团云,什么也看不见。”

白云下的人家,从上到下,一排排,一层层,错落有致,整整洁洁。蜿蜒的水泥公路直通家家户户院坝,为这块隔绝的天地增添了新的想象。当你凝视它的时候,总觉得它长满神奇。

五月中旬的下庄,麦子还未收完,村民房屋前后金黄的麦子和绿油油的果蔬相映成画。

村主任毛相林的家在上排,站在二楼可以更好俯瞰下庄村。院坝前种了好些花,玫瑰开得热烈,月季,艳丽着呢。

很多人叫他“毛矮子”。今年62岁的他皮肤黄黑,满脸沧桑,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他是一个有胆识的人,有人认为他心善,无私心;有人说他讲原则,有担当;有人提到他特别执著,倔,干件事情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还有人说他精神世界纯得无杂质,纯得没有动摇改变。

方四才特别强调这点。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一群人围坐一圈谈论下庄当前情况的时候,方四才一提到毛相林,眼睛瞬间湿了,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位五旬汉子曾和毛相林一起奋斗过。毛相林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山的纯朴,大山的仁义,大山的力量。

一个人有那么多追求,浓缩起来其实就一点:努力过上幸福生活。毛相林不同的是,他要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次新冠疫情改变了毛相林的想法,他决定要把下庄变成幸福美丽新天地。

“为什么?”

“疫情初期一些外出打工的回来了,没想到疫情缓解后,不少人不愿走了,他们觉得下庄越来越好,想留在下庄干。”

他们这一“留”,让毛相林既高兴也倍感压力。过去下庄人最大的梦想是走出去,如今从“想出去”到“想回来”,下庄将面临一次更深远的改变。

毛相林重新谋划下庄的发展。他准备启动一个“鲜花工程”——家家户户屋前和道路两边栽满花;他计划给房屋上色,“已和上级申请了,争取明年村里统一刷上赭黄色”;他思量打造“下庄古道”“桃花源”等景点,吸引更多游客。谈起下庄的未来,毛相林两眼闪着光,语气骤然一变,他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又看到那个燃烧的夜晚。

5月13日晚,下庄召开村民院坝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提意见讲看法。毛相林边听边记。一村民因为修旅游项目要占自家的地,很不满。“以前修路有多苦,大家都忘了吗?当初修路为了什么?现在又为了什么?那个时候大家不怕死,怎么到了现在,因为自己的一点利益受损,就不考虑发展了呢?!”毛相林的一席话,让这位村民沉默了。

院坝会结束时,已接近晚上11点。毛相林连夜整理工作笔记,他计划在2023年带领全村人奔更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全村目前大概只有20%达到这个水平)。“要想按期实现这个计划,必须把每一位村民发动起来。”毛相林说,要让下庄人的心都燃烧起来,像20多年前那样,哪怕可能牺牲也一定要把路修通。

28岁的小伙共产党员毛连长站在下庄村自家土坯房前向记者介绍,他曾经在部队服役8年,下庄通公路后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他决定返乡创业,现正着手联合家旁边的几家也是土坯房的邻居一起发展民宿。

3燃烧的下庄与天路

“过去没有这条公路,你们怎么走出去?”

“只能爬出去。”

毛相林家背后隐藏着一条古道,道路陡峭,108个“之字拐”。据说健硕的下庄人空手爬上去也得几个小时,去趟巫山县城,一来一回至少四天。侧边山上是另一条古道,那更陡更险了。毛相林的母亲从这条路嫁到下庄。她说:自走了那一次,这辈子再不敢走第二次,好几个地方是陡壁悬崖,必须有人用绳子把你拉上去。据统计,先后有23人在悬崖上摔死,75人摔伤、残疾。“山里的水果成熟了却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大量的药材无法销售出去,只能当柴火烧了;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生了急病的村民抬到半路就咽了气;山外的姑娘打死也不往山里嫁,男人们只能打光棍……”毛相林说,许多人从生到死都没能走出大山一步。

下庄人渴望走出来,不是爬出去。谁去修条路呀?

毛相林站了出来。200多年前,他的祖先带着家人走进来,而今他要带领大家走出去。

一出巫山县城,汽车迅速扎进群山腹地。过了巫山竹贤乡场镇,半小时车程来到下庄村与双河村的交界处。此地海拔近1200米,两座山肩挤肩,中间仅三尺宽窄缝,头上千仞绝壁,脚下万丈深渊,没路,因为无一处立脚,无一寸土。

那就向石壁要路。毛相林带领下庄人用双手在石壁中刨出一条公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人们把这条路称为“天路”。

重庆直辖那一年,毛相林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口的一块大石头。他说起:“下庄这个样子,我这个村支书啷个向村民交待?啷个向党组织交待?当时,我心里就起了修村公路的打算。”

村民有的怀疑、有的担心,有的说疯了。毛相林一个个说服动员,“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如能前进一丈,绝不后退一尺。我们修不完还有儿子,儿子修不完还有孙子,总有能修完的一天。”

他们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连一台钻机也没有,只有绳子、箩筐、钢钎、大锤和一双手。

没有钱,没有物资,唯有一颗颗燃烧的心。毛相林带头拿出母亲的700块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村民们自发东凑西凑,筹集了近4000块,毛相林又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了1万多元。

他们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打炮眼;没得挖机,就在悬崖峭壁上先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然后再用钢钎和大锤凿,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用两脚蹬,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1997年农历冬月十二,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从鱼儿溪到下庄8公里,如今仅几分钟车程,过去翻山越岭,要走大半天。

1999年8月,26岁的沈庆富修路时被峭壁上落下来的一块大石头砸中头部,掉下悬崖。村民们把他拉上来的时候,他早已僵硬冰冷,全村人都哭了。50多天后,9月29日,悲剧再次发生。36岁的黄会元在用钢钎撬动被放炮炸松的岩石时,一方巨石当头滚落,他被直接砸到300多米的深沟里……

不到两个月,死了两个年轻人,毛相林万分愧疚,如果他不坚持修路,悲剧就不会发生。送黄会元的遗体回家时,他做好了挨骂挨打的准备。可黄会元的父亲、72岁的黄益坤没有责骂,见到毛相林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把会元找回来了。”

整整七年,下庄人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前后共六人献出生命。2015年,毛相林带领村民用半年时间将道路升级成3米宽的碎石路,车子能进村了;2017年在巫山

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道路完成硬化加固,并加装护栏。如今,从下庄出发到县城,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自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

4三件好礼

下庄倒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大自然热衷善恶相间。它给了下庄恶劣的自然条件,总得给点什么好处,有三件“好礼”:优质的土壤、充足的水和适宜的气候。对农业稍有了解的就会明白下庄不会饿肚子了。

下庄人称他们的土为“大土”。我在几块地随便抓了几把,一捏,土质特别松软、湿润;再一捏,发现土壤具有团粒结构。土壤学告诉我们,这是栽种作物的好土。

这浅红色的土,不知是如何产生的。真是神奇的下庄。

下庄种出来的粮食瓜果,口感极佳。第一个要说的是小麦,竹贤乡乡长吴文锐介绍:下庄小麦非常有名,面条10元一斤,还难买到。好麦好面离不开好种。下庄人说起他们的小麦满脸的自豪,麦种是下庄自己保留的老种子,几十年没变过,其他地方无法复制,是绝对地理标志品牌。

土豆、玉米、西瓜、柑橘怎么样?都比周围其他地方的好吃。西瓜是毛相林引进来的。十多年前的一天,他去巫山县城一亲戚家,晚饭后,亲戚买来一个大西瓜,毛相林当时没吃过西瓜,很好奇,第二天,就找到卖瓜的了解种植技术,第二年下庄栽了西瓜,没想毛相林的瓜更好吃。“下庄西瓜渐渐有了名气,附近其他村的西瓜也打我们下庄的牌子。”吴文锐说。

毛相林带领村民种上300亩西瓜、650亩纽荷尔柑橘、500余亩南瓜,后来又新开150亩桃园。毛相林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如今正在实施全村名宿改造。有了这些,下庄脱贫了。

下庄的土地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一到冬季,巫山高山村镇漫天大雪,奇怪的是,下庄无雪,“雪下到对面山上,就停了。”毛相林说。这也许是在井里的优势吧,下庄海拔不高(近700米),井里的冬天是暖和的。无雪,冬天作物好长。

最后一件礼物,水。下庄的水清亮得闪着光,流淌的声音清脆舒畅。水也用于发电。发电站在山脚的河边,很小,一间房子。这让下庄在1977年可以用上电灯,而这个时候,巫山很多乡镇用的还是煤油灯。

下庄像极了世外桃源,对那些热爱原生态的人来说,这里更具吸引力。毛相林提到一点:400多下庄村民,90岁以上的3位,80至90岁的20位,长寿者越来越多。高山养老,下庄是可选之地。

5下庄古道

毛相林带我们爬“下庄古道”。下午的阳光清澈无比,照得下庄一草一木闪着光。

我们爬屋后那条“容易的”。毛相林前面带路,穿过一片菜地、柑橘林,很快就进入树林。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窄,有的地方不见路了,多年无人走,路上长满荆棘。但毛相林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走,因为他从前一年要走不下百次。毛相林帮我们清理障碍,不断提醒大家小心点。

差不多爬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一个“大台阶”。毛相林说:“要想翻过这座山,还要再爬过3个这样的台阶。后面的路更陡、更长。”大台阶是用石块砌成的一个简易平台,方便背抬东西时歇口气,休息一下。台阶外有一块光秃秃的石崖,站在高高的石崖上,我们像被抛在偌大的天井的半空中,8公里长的“天路”在我们正对面,这时才看到它的全景,像一根舞动的彩带,镶嵌在翠绿的山腰上,极为壮美,富有韵味。

毛相林站在山崖上,凝视“天路”,神情肃然,他在想什么?缅怀牺牲的兄弟,追思那些燃烧的岁月。在他所眷恋的这土地上,再高的山也不能阻挡一颗滚烫的心所喷射出的光芒,再深的井也不能消磨那滚烫的心所蕴藏的力量。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8

把忠诚刻在共产党员心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谓之榜样。近日,在共产党员网微信公众号又一次学习了申纪兰的事迹,年届90的她,是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被誉为见证中国人大制度的“活化石”。她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一生为民请命的执着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深深震撼了我,申纪兰用忠诚二字总结她这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用她坚韧不屈、顽强奋斗的一生顶起了新中国妇女的“半边天”,她的人生经历是我们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工作上就容易打折扣,就会在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犹豫不前。1953年是申纪兰风光的一年,这一年年初,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牢记自己的党“姓”,坚守自己的党性,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在大风大浪面前不迷失方向。

初心受信仰主导,靠信念支撑。申纪兰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跟党走是申纪兰不变的初心,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她无怨无悔。申纪兰在她平凡又辉煌的一生中,时刻做到了忠诚可靠,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任何时候都忠诚于党,政治过硬。

为民请命 敢于担当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不平等的工分报酬严重挫伤了妇女的劳动积极性,20岁出头的申纪兰率先举起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旗,为她所生活的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西沟村也因“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载入史册。

申纪兰从第一届人大代表做起,几十年来如一日,始终不负村民对他的信心和嘱托,担负起自己做好人民代表的职责,坚守着为人民的初心,在65年的代表生涯中,不断为民请命,为人民谋幸福。

克己奉公 朴实无华

90岁高龄的申纪兰,虽然有着65年的代表生涯,但她依旧是一个农民的身份。她曾多次被提拔为市级省级领导干部,上级多次提出办理户口迁移,解决身份和待遇问题,然而她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拒绝了。她说身份是不重要的,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这很难得,她多次拒绝厅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农民,不应该有这样的收入。

申纪兰在金钱方面非常自律,她说钱就像水,缺了会渴死;贪图水,会被淹死。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但申纪兰多年养成的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却从未改变,她不用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吃穿用度极为节俭,但是用来为集体、为乡亲办事,则毫不吝啬,申纪兰的金钱观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勿忘人民、勿忘劳动”是申纪兰人生最美的诠释,耄耋之年的她如今依然为村里忙活着,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及时学习中央有关精神,为社会各界讲授党课。她把对党忠诚深深刻在了心上、融入了灵魂,用她默默奉献的一生践行着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9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在20__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组委会于卢老的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卢老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他当初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团员,一名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一定以卢老为榜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__年3月8日傍晚,一名国家的好儿子,人民的好书记,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出身于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位始终将人民放在心里的百姓父母官,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在心里。又是一位为党献身的伟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担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神明,热爱着岗位,几回会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这是组委会给予杨科璋烈士的颁奖词。20__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护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这就是祖国的战士,党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我依旧会像他一样履行对党,对团的承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都说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玉麦乡,从1964年到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的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卫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水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党的好儿女,坚决要维护自己的领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护家园,打心底敬佩她们。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0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的护边员。从他的祖父开始,三代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帕米尔高原上为国守边护边。

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助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当地政府为表彰拉齐尼与祖父三代人为国守边护边,曾专门在他家设立了一间小型展览室。这些天,常有当地群众来到这里悼念、缅怀拉齐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和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家共处一个院子。院子的中间就是这间小型展览室,里面陈设着拉齐尼与祖父三代人受表彰的证书和珍贵照片。家族第二代护边员、父亲巴依卡常来这里,也暗自落泪,他说:“我脑子里、心里疼得很,我儿子干的(这个救人)的事是最好的事。我儿子去世的时间,这个(被救)的小孩子没有死,他(这个孩子)也是我儿子。”

1月4日,喀什市下着大雪,气温零下_度。中午,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经过学校人工湖时,发现一名男童掉入冰窟。拉齐尼立刻踏上冰面,伸手去拉落水的男童,没想到冰面突然坍塌,他顿时跌入冰冷刺骨的湖中,但他仍举起双手奋力托举着男童,并拼尽全力把男童推向冰面。在闻讯赶来的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这名5岁男童获救了,但拉齐尼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提孜那甫村紧挨边境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拉齐尼一家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从他爷爷开始,他们一家三代为祖国护边70多年。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从父亲手中接过护边的“接力棒”,至今也有16年了,他被大家称为“帕米尔雄鹰”。他(拉齐尼)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爸爸去巡边,每次都要一个月,他告诉我,没有我们祖国边境的安宁,哪里有我们的牛羊,你长大以后也要保护好祖国的边境。”

“这辈子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16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新疆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回忆说:“在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很多冰河,每次穿越冰河之前,他(拉齐尼)都要自己先过去,试一试这个水(位)高不高、水流急不急,他确认安全之后,才组织我们战士,还有其他护边员,一个一个安全过去。”

2018年,拉齐尼多了一个新身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每次巡边放牧,都要到牧民家里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再把两会精神传递到基层牧民家。三年来,他提交了十三份议案。牺牲前几天,他还在精心准备今年全国两会要提交的议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阿力甫·木沙说:“这个是他今年要带到全国两会的议案,他还是特别关注边境方面措施的投入力度。我认为他是咱们全国人大代表的骄傲,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是‘帕米尔高原的雄鹰’。”

拉齐尼为人朴实、正直,一生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因此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荣誉称号和“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他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说,父亲生前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考上大学,并成为一名边防军人,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爸爸说你一定要守好我们的边境。我想说,爸爸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他的要求都实现,然后我也做像他一样的英雄。”他说。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1

英雄城里出英雄。英雄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

半个多世纪前,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

这里山路崎岖,自然环境恶劣。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做向导,从此开始了一家三代护边70余年的传奇。

时间一晃便是23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带领官兵们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道河沟、每一个山口、每一块界碑,同吃同住,一起经历千难万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将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叫到身边,嘱咐道:“守好边防的任务,以后就交给你了。”

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骑上牦牛,谨记“家训”,走上边境线,与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这一干又是38个春秋。

拉齐尼·巴依卡从小跟着父亲在边境线上长大。巡逻路上,父亲经常给他讲爷爷巡边的故事。年幼的拉齐尼·巴依卡听着,两眼放光,一颗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长大后也要和爷爷、爸爸一样,为国守边。”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接过父亲的班,成为家中第三代护边员。同年,他光荣入党。这让他对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更要做到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那样“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巡逻路上,拉齐尼·巴依卡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凭着多年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总要自己先过去,试试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确认安全后,才让我们过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有拉齐尼·巴依卡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危险说来就来。2011年冬天,巡逻队遭到暴风雪袭击,边防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皮涛拉上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

16年的护边生涯,拉齐尼·巴依卡曾在峭壁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晕血流不止,也因渡河发生意外,噙泪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白牦牛作别。太多的急险时刻,却从未拦下他巡逻的脚步。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铮铮誓言,被当地群众称为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2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他一生爱党爱国,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国家的贡献却毫无私心,把毕生积蓄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只为帮助那些求学困难的学子能更好地学习。卢永根院士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国这两个字在他的心里的份量却是无限的,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学习卢永根院士的精神,并且传承下去,用行动说话,做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好党员!

每一次看卢院士的事迹都会有触动,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动!他不仅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是我们的时代楷模,更是一名中共党员!他对个人生活的简朴,他对教育的热爱,他对党的忠诚,他用自身行动为我们每一个预备党员解读了什么叫做无产阶级战士!卢院士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深思。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3

树人铸魂,红色文化育新人。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华坪女高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学生们都会铿锵有力地呼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女高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党员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开展一次德育课,诵读革命故事、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每天坚持跳革命歌曲编成的课间操,教室里、走廊上、操场边,古典诗词、革命传统标语、红色文化警句随处可见,让孩子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刻苦学习的信念。

修身律已,无私无我写大爱。她从2001年开始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了136 个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妈妈”。为让孩子们生活得好一点,她领着孩子们卖鞋、卖花,到处筹措资金,工作再忙都坚持每天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创办女高后,坚持每年家访,11年来已家访1345户,行程近11 万公里,多次旧病复发晕倒在家访路上。她对自己近乎苛刻,多年来,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她经常出差、家访,路途中的开支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从未报销过一笔差旅费。她省吃俭用,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甚至提出提前预支丧葬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她没有亲生儿女,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房产,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正如她所说的:“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4

“边走钢丝边绣花”,飞播背后的“工匠精神”

该大队在39年的飞播任务中使用的是运-5运输机,这款飞机低空性能好,执行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有独特优势。

飞行播种任务要求飞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必须严格保持,稍有偏差就会导致种子落地不均匀,整个播种段的作业可能因为某一点种子不均匀就功亏一篑。有赖飞行员飞行技术与运-5优良的低空性能,飞机在播种时能长时间保持超低空50至60米飞行,并以150千米/时到180千米/时进行低速巡航,保证把种子均匀撒在播种区,并把误差保持在3至5米以内,整个飞行过程好比“边走钢丝边绣花”。

飞行员任斌介绍,每个飞播区被划分成一条条50米宽的播带,每平方米落多少种子都要科学规划。“飞得好不好,大地不会骗人的。如果飞不到位、撒不到点,漏掉播带,出苗率、成林率就会受影响。”

飞播是改善大自然的艰苦战斗,更是考验意志力的拼搏坚守。播种季节得集中在5至8月,执行飞播任务期间驾驶舱里就跟蒸笼一样,鼻子里喷出的气都是热的。”大队副队长王玮锴笑着对记者比划开飞机的姿势,“有时候走出机舱全身是汗,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大多时候,飞播是在土坡上推出临时跑道用于起降:有的跑道从空中看像一根火柴棍,实际宽度还不及机翼长;有的跑道在山顶上,尽头是悬崖峭壁,起落就像在航母甲板一样;有的跑道就是树林中的一块平地,俯瞰就像“天坑”……

战风斗沙39载,他们战胜了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技术苛刻等困难,成功处置复杂天气中多种险情10余起。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探索出适合西北地区飞播的方法,使得落种率、存活率等多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与地方林业部门共同多次获得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时代楷模2024心得篇15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来到贫困户吴光顺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土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玉米,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致贫原因等一系列情况。他说,这里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扩宽!经过沟通,了解了情况,商量制定了帮扶计划。并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我们工作队的3人每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在走访中,遇到了一些让人心酸流泪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的是这些深山里农民的觉悟,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和洗涤,今天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在车上我们还在讨论,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的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和情感体验,更是与贫困户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

808488